馬蹬草簡介 | |
馬蹬草,中藥名。為鐵角蕨科植物過山蕨(CamptosorussibiricusRupr.)的全草。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曬干。生于海拔200-2000m的山地林下潮濕的巖石壁上,分布東北、華北及陜西、河南、山東、江蘇等地。味淡,性平,歸心經。具有活血化瘀、止血解毒的功效。主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、偏癱、子宮出血、外傷出血、神經性皮炎、下肢潰瘍等病證。 | |
中文名稱 | 馬蹬草 |
別名 | 過橋草、還陽草、小石韋 |
性味歸經 | 淡,平。心經 |
毒性 | 無毒 |
藥材分類 | 植物 |
功效作用
功能
活血化瘀,止血解毒。
主治
血栓閉塞性脈管炎,偏癱,子宮出血,外傷出血,神經性皮炎,下肢潰瘍等病證。
用法用量
內服:煎湯,3-6g;研末,每次1g,每日3次。外用:適量,研末撒。
注意事項
孕婦禁用。
藥理作用
1、擴血管作用。
2、其他作用馬蹬草總黃酮對離體兔腸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。對ADP誘導血小板聚集功效有抑制作用。
3、毒性。
臨床應用
相關配伍
治子宮出血:馬蹬草葉三至七片,水煎,打雞蛋茶喝,輕者一天一次,重者一天二次;或用葉五片,研末,開水沖服。
加工炮制
采收加工
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曬干。